鸿蒙应用开发之组件状态管理

news/2024/6/1 22:14:29 标签: 鸿蒙, harmonyos

一、概述

在应用中,界面通常都是动态的。如图1所示,在子目标列表中,当用户点击目标一,目标一会呈现展开状态,再次点击目标一,目标一呈现收起状态。界面会根据不同的状态展示不一样的效果。

图片

图片

ArkUI作为一种声明式UI,具有状态驱动UI更新的特点。当用户进行界面交互或有外部事件引起状态改变时,状态的变化会触发组件自动更新。所以在ArkUI中,我们只需要通过一个变量来记录状态。当改变状态的时候,ArkUI就会自动更新界面中受影响的部分。

图片

图片

ArkUI框架提供了多种管理状态的装饰器来修饰变量,使用这些装饰器修饰的变量即称为状态变量。

在组件范围传递的状态管理常见的场景如下:

场景装饰器
组件内的状态管理@State
从父组件单向同步状态@Prop
与父组件双向同步状态@Link
跨组件层级双向同步状态@Provide和@Consume

在组件内使用@State装饰器来修饰变量,可以使组件根据不同的状态来呈现不同的效果。若当前组件的状态需要通过其父组件传递而来,此时需要使用@Prop装饰器;若是父子组件状态需要相互绑定进行双向同步,则需要使用@Link装饰器。使用@Provide和@Consume装饰器可以实现跨组件层级双向同步状态。

在实际应用开发中,应用会根据需要封装数据模型。如果需要观察嵌套类对象属性变化,需要使用@Observed和@ObjectLink装饰器,因为上述表格中的装饰器只能观察到对象的第一层属性变化。@Observed和@ObjectLink装饰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@Observed装饰器和@ObjectLink装饰器:嵌套类对象属性变化。

另外,当状态改变,需要对状态变化进行监听做一些相应的操作时,可以使用@Watch装饰器来修饰状态。

二、组件内的状态管理:@State

实际开发中由于交互,组件的内容呈现可能产生变化。当需要在组件内使用状态来控制UI的不同呈现方式时,可以使用@State装饰器。以任务管理应用为例,当点击子目标列表的其中一项,列表项会展开。当再次点击同一项,列表项会收起。所以,对于某一个列表项来说,它的呈现方式会受列表项是否展开这个状态影响。

图片

图片

将是否展开这个状态定义为isExpanded变量,当其值为false表示目标项收起,值为true时表示目标项展开。

此时,需要使用@State装饰器修饰isExpanded,使其成为目标项内部的状态变量。通过@State装饰后,框架内部会建立数据与视图间的绑定,当isExpanded状态变化时,目标项会随之展开或收起。

图片

图片

其具体实现只要用@State修饰isExpanded变量,定义是否展开状态。然后通过条件渲染,实现是否显示进度调整面板和列表项的高度变化。最后,监听列表项的点击事件,在onClick回调中改变isExpanded状态。

这样就实现了对相同列表项点击时,列表项的展开和收起功能。当用户反复点击同一个列表项时,组件内的isExpanded状态变化,列表项会自动更新。

@Component
export default struct TargetListItem {
  @State isExpanded: boolean = false;
  ...

  build() {
    ...
      Column() {
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 if (this.isExpanded) {
          Blank()
          ProgressEditPanel(...)
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.height(this.isExpanded ? $r('app.float.expanded_item_height'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: $r('app.float.list_item_height'))
      .onClick(() => {
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his.isExpanded = !this.isExpanded;
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})
    ...
  }
}

三、从父组件单向同步状态:@Prop

当子组件中的状态依赖从父组件传递而来时,需要使用@Prop装饰器,@Prop修饰的变量可以和其父组件中的状态建立单向同步关系。当父组件中状态变化时,该状态值也会更新至@Prop修饰的变量;对@Prop修饰的变量的修改不会影响其父组件中的状态。

图片

图片

如上图所示,在目标管理应用中,当用户点击子目标列表的“编辑”文本,列表进入编辑模式,点击取消,列表退出编辑模式。

整个列表是自定义组件TargetList,顶部是文本显示区域,主要是Text组件,底部是一个Button组件。中间区域则是用来显示每个目标项,目标项是自定义组件TargetListItem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TargetListItem是TargetList的子组件。TargetList是TargetListItem父组件。

图片

图片

对于父组件TargetList,其顶部显示的文本和底部按钮会随编辑模式的变化而变化,因此父组件拥有编辑模式状态。

对于子组件TargetListItem,其最右侧是否预留位置和显示勾选框也会随编辑模式变化,因此子组件也拥有编辑模式状态。

但是是否进入编辑模式,其触发点是在用户点击列表的“编辑”或取消按钮,状态变化的源头仅在于父组件TargetList。当父组件TargetList中的编辑模式变化时,子组件TargetListItem的编辑模式状态需要随之变化。

图片

图片

在父组件TargetList中可以定义一个是否进入编辑模式的状态,即用@State修饰isEditMode。@State修饰的变量不仅是组件内部的状态,也可以作为子组件单向或双向同步的数据源。ArkUI提供了@Prop装饰器,@Prop修饰的变量可以和其父组件中的状态建立单向同步关系,所以用@Prop修饰子组件TargetListItem中的isEditMode变量。

在父组件TargetList中,用@State修饰isEditMode,定义编辑模式状态。然后利用条件渲染实现根据是否进入编辑模式,显示不同的文本和按钮。同时,在父组件中需要在用户点击时改变状态,触发界面更新。

当点击“编辑”事件发生时,进入编辑模式,显示取消、全选文本和勾选框,同时显示删除按钮;当点击“取消”事件发生时,退出编辑模式,显示“编辑”文本和“添加子目标”按钮。

@Component
export default struct TargetList {
  @State isEditMode: boolean = false;
  ...
  build() {
    Column() {
      Row() {
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   if (this.isEditMode)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ext($r('app.string.cancel_button')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onClick(() =>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his.isEditMode = false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ext($r('app.string.select_all_button'))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Checkbox()...
          } else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ext($r('app.string.edit_button')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onClick(() =>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his.isEditMode = true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List({ space: CommonConstants.LIST_SPACE }) {
        ForEach(this.targetData, (item: TaskItemBean, index: number) => {
          ListItem()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argetListItem(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isEditMode: this.isEditMode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)
  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 }, (item, index) => JSON.stringify(item) + index)
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if (this.isEditMode) {
        Button($r('app.string.delete_button'))
      } else {
        Button($r('app.string.add_task'))
      }
    }
    ...
  }
}

在子组件TargetListItem中,使用@Prop修饰子组件的isEditMode变量,定义子组件的编辑模式状态。然后同样根据是否进入编辑模式,控制目标项最右侧是否预留位置和显示勾选框。

@Component
export default struct TargetListItem {
   @Prop isEditMode: boolean;
   ...
       Column() {
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.padding({
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 right: this.isEditMode ? $r('app.float.list_edit_padding')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: $r('app.float.list_padding')
       })
       ...

       if (this.isEditMode) {
        Row()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Checkbox()...
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}
  ...
}

最后,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在父组件中使用子组件时,将父组件的编辑模式状态this.isEditMode传递给子组件的编辑模式状态isEditMode。

@Component
export default struct TargetList {
  @State isEditMode: boolean = false;
  ...
  build() {
    Column() {
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List({ space: CommonConstants.LIST_SPACE }) {
        ForEach(this.targetData, (item: TaskItemBean, index: number) => {
          ListItem()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argetListItem(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isEditMode: this.isEditMode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)
  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 }, (item, index) => JSON.stringify(item) + index)
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...
    }
    ...
  }
}

四、与父组件双向同步状态:@Link

若是父子组件状态需要相互绑定进行双向同步时,可以使用@Link装饰器。父组件中用于初始化子组件@Link变量的必须是在父组件中定义的状态变量。

图片

图片

在目标管理应用中,当用户点击同一个目标,目标项会展开或者收起。当用户点击不同的目标项时,除了被点击的目标项展开,同时前一次被点击的目标项会收起。

如图7所示,当目标一展开时,点击目标三,目标三会展开,同时目标一会收起。再点击目标一时,目标一展开,同时目标三会收起。

从目标一切换到目标三的流程中,关键在于最后目标一的收起,当点击目标三时,目标一需要知道点击了目标三,目标一才会收起。

图片

图片

在子目标列表中,每个列表项都有其位置索引值index属性,表示目标项在列表中的位置。index从0开始,即第一个目标项的索引值为0,第二个目标项的索引值为1,以此类推。此外,clickIndex用来记录被点击的目标项索引。当点击目标一时,clickIndex为0,点击目标三时,clickIndex为2。

在父组件子目标列表和每个子组件目标项中都拥有clickIndex状态。当目标一展开时,clickIndex为0。此时点击目标三,目标三的clickIndex变为2,只要其父组件子目标列表感知到clickIndex状态变化,同时将此变化传递给目标一。目标一的clickIndex即可同步改变为2,即目标一感知到此时点击了目标三。

图片

图片

将列表和目标项对应到列表组件TargetList和列表项TargetListItem。首先,需要在父组件TargetList中定义clickIndex状态。

若此时子组件中的clickIndex用@Prop装饰器修饰,当子组件中clickIndex变化时,父组件无法感知,因为@Prop装饰器建立的是从父组件到子组件的单向同步关系。

ArkUI提供了@Link装饰器,用于与父组件双向同步状态。当子组件TargetListItem中的clickIndex用@Link修饰,可与父组件TargetList中的clickIndex建立双向同步关系。

@Component
export default struct TargetList {
  @State clickIndex: number = CommonConstants.DEFAULT_CLICK_INDEX;
  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argetListItem(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clickIndex: $clickIndex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)
  ...
}

首先,在父组件TargetList中用@State装饰器定义点击的目标项索引状态。然后,在子组件TargetListItem中用@Link装饰器定义clickIndex,当点击目标项时,clickIndex更新为当前目标索引值。
完成在父子组件中定义状态后,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父子组件的双向关联关系。在父组件中使用子组件时,将父组件的clickIndex传递给子组件的clickIndex。其中父组件的clickIndex加上$表示传递的是引用。

@Component
export default struct TargetListItem {
  @Link @Watch('onClickIndexChanged') clickIndex: number;
  @State isExpanded: boolean = false
  ...

  onClickIndexChanged() {
    if (this.clickIndex != this.index) {
      this.isExpanded = false;
    }
  }

  build() {
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Column() {
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.onClick(() => {
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this.clickIndex = this.index;
        ...
       })
    ...
  }
}

当目标一感知到点击了目标三时,还需要将目标一收起,切换列表项的功能才是完整的。此时,目标一感知到clickIndex变为2,需要判断与目标一本身的位置索引值0不相等,从而将目标一收起。此时,就需要用到ArkUI中监听状态变化@Watch的能力。用@Watch修饰的状态,当状态发生变化时,会触发声明时定义的回调。
我们给TargetListItem的中的clickIndex状态加上@Watch("onClickIndexChanged")。这表示需要监听clickIndex状态的变化。当clickIndex状态变化时,将触发onClickIndexChanged回调:如果点击的列表项索引不等于当前列表项索引,则将isExpanded状态置为false,从而收起该目标项。

五、跨组件层级双向同步状态:@Provide和@Consume

图片

图片

跨组件层级双向同步状态是指@Provide修饰的状态变量自动对提供者组件的所有后代组件可用,后代组件通过使用@Consume装饰的变量来获得对提供的状态变量的访问。@Provide作为数据的提供方,可以更新其子孙节点的数据,并触发页面渲染。@Consume在感知到@Provide数据的更新后,会触发当前自定义组件的重新渲染。

使用@Provide的好处是开发者不需要多次将变量在组件间传递。@Provide和@Consume的具体使用方法请参见开发指南:@Provide装饰器和@Consume装饰器:与后代组件双向同步。

参考代码:https://gitee.com/harmonyos/codelabs/tree/master/TargetManagement


http://www.niftyadmin.cn/n/5106607.html

相关文章

springboot项目中使用traceId对接口链路追踪

一、后端服务中对一个请求进行调用追踪,由于日志量很多,过滤时候可以使用traceId 使用方法: 1.在拦截器中添加一行 MDC.put("traceId", UUID.randomUUID().toString());2.在logback日志配置文件中添加%X{traceId},例…

2023-10-20 游戏开发-cocos2.0.6-下载地址-记录

官方下载地址: Cocos Creator 下载 - 轻量高效的开发引擎 Tags cocos/cocos-engine GitHub v2.0.6版本: Mac版:http://cocos2d-x.org/filedown/CocosStudioForMac-v2.0.6.dmg Windows版:http://cocos2d-x.org/filedown/CocosStudioForWin-v2.0.6.ex…

“揭秘!如何通过京东商品详情接口轻松获取海量精准商品信息!“

京东商品详情接口可以通过HTTP GET请求获取商品详情信息。 请求参数包括num_iid,表示JD商品ID。 请求示例: GET /jd/item_get/?num_iid10335871600 HTTP/1.1 Host: api-vx.Taobaoapi2014.cn Connection: close Accept-Encoding: gzip 点击获取…

物联网_01_物理设备的网络接入

设备的网络接入及物理层使用到的传输协议 现在物理设备有两种接入方式,一种是直接接入另一种是网关接入 直接接入 给物理设备添加NB-IOT通信模组等设备使之具有直接接入网络的能力 网关接入 物理设备在本地组网后通过统一的网关接入到网络(ZigBee无线组网网关).网关是处在本地…

原码、反码、补码在汇编中的应用

原文章:知乎 原码和二进制类似,不过它有符号位。正数符号位为0,负数为1 。 例:40000 0100 ,-41000 0100 原码是人脑最容易理解和计算的表示方式。 但是这在计算机中计算就出了问题,这两个(4…

原生php 实现redis登录五次被禁,隔天再登陆

<?php /*** Created by PhpStorm.* User: finejade* Date: 2023-10-18* Time: 11:08*/ session_start();include_once(header.php); include_once(connect.php); include_once(common.php); include_once(redis.php); try {// 常量 用户错误次数记录define("USER_LOGI…

C++进阶语法之函数和指针【学习笔记(二)】

文章目录 1、C 函数1.1 函数的定义1.2 函数原型&#xff08;function prototypes&#xff09;1.3 参数&#xff08;parameter&#xff09;——值传递&#xff08;pass by value&#xff09;1.4 重载&#xff08;overloading&#xff09;1.5 函数传参——传递数组&#xff08;ar…

华为云Stack的学习(十)

十一、华为云Stack容器服务介绍 1.云容器引擎服务CCE 云容器引擎&#xff08;Cloud Container Engine&#xff0c;CCE&#xff09;提供高度可扩展的、高性能的企业级Kubernetes集群&#xff0c;支持运行Docker容器。借助云容器引擎&#xff0c;可以在云上轻松部署、管理和扩展…